目前,生科院已擁有一支學科、學緣、學歷和職稱等結構較為合理的專任教學與科研力量,基本形成了一支教學效果好、學術科研水平高、年齡結構合理、具有發展潛力的師資隊伍:目前學院教職工83人,平均年齡38歲,其中專任教師64人,教授(含校聘)18人,副教授(含校聘)36人,博士生導師16人,碩士生導師53人,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95%,具有一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經歷的教師占45%,近年,學院從美國、加拿大、芬蘭等國家引進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,先后選派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師赴美國莫爾豪斯醫學院、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進修訪學;廣泛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,推動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專業學科發展。生物學學科獲安徽省高等學校高峰學科建設資助。學院近三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4項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重點發展聯合基金1項,獲省級“六卓越、一拔尖”卓越人才培養創新項目1項,皖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,獲省“百人計劃”1人,獲省“百人計劃”青年項目3人,獲省教育廳“優青項目”3人;安徽省級教學名師1名,獲選“安徽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”2名,獲“全國高校就業工作先進個人”榮譽稱號1名,獲安徽省教科文衛體系統師德先進個人1名,海外百人1人,人才標簽老師比列占24%。
學院擁有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、流式細胞儀、高效液相色譜、超高速冷凍離心機、納米顆粒跟蹤分析儀、化學發光成像分析系統、凝膠成像拍照系統、全自動封閉式脫水機、自動組織包埋機、全自動輪轉切片機、多功能自動染色機等多種儀器設備,秉承“統一管理,資源共享,開放共用”的原則為教學、科研及社會提供各項服務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學院共獲得25項國家級科研項目,21項省級課題,校企合作項目1項,累計各類科研經費3千余萬元。科學研究獲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,教學研究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,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項,省級振興計劃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項。先后在國際期刊發表82篇SCI論文,6人次主編、副主編省級以上規劃教材,12人次參編省級以上規劃教材。
在人才培養上,學院注重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,實行系統化和模塊化教學,突出實踐教學和綜合能力培養,對本科生施行導師制,開展一大批大學生科研能力培育計劃、拔尖人才培養計劃、學科專業競賽培育項目等。學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,在學校領導下,堅持規模、結構、質量和社會需求協調發展,以教學/科研為中心、以改革發展為主題、以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、以師資建設為重點、以實驗室建設為保障,全面提升教學、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,培養具有高度科學素質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綜合型人才,實現跨越式發展。